找到相关内容21101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与中国美学之特质

    提要:   “生成”(Becoming)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将存在(Being)与非存在(Nonbeing) 都纳入了思之领域。中国美学对“非存在”的关注由于深受佛教的催生和激励而愈 加深化和内化。表现在艺术形态上,中国各门艺术都以显现“非存在之中的存在”为基本精 神气质。  彭肜,哲学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在站研究人 员。  主题词:佛教中国美学稻田龟男...

    彭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22155661.html
  • 问:佛教到底是无神论还是有神论?

    先来看看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定义。 无神论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和统一的哲学思想。广义的无神论是指任何对神或灵魂的存在缺乏相信的思想(不相信神和鬼的存在);狭义的无神论是指认为神和鬼不存在的思想(否定神的存在)。由于思想不统一,一些无神论者可能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事物,但另一些无神论者可能相信诸如占星术、算命、因缘、特异功能等说,认为它们是未被发现的自然规律。因此,无神论分为强无神论和弱无神论。...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20777483.html
  • 一合相即是不可说

    这结总是没解开,将来还是有隐患。   何为一合相?即无所不包是也。既无所不包,则不“存在”!为何如此?因人云所谓“存在”者,必有不同于彼者方可,非有对立不同,不能言存在。杯子之“存在”,全赖与桌子书籍等环境不同。一合相无不同可比,则欲置“存在”概念于其上即不可得!然,一合相既无所不包,又不能言其“不存在”。如此,一合相即超越“存在”、“不存在”之所能描述。   复次,一合相亦非言语所能描述。言及一合...

    越尘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174725.html
  • 禅与西方思想(续完)

    不管它们是与存在有关还是与非存在有关,故这一理论建立在主体性的无分别智(nirvikalpainana)的基础上。  持否定一切实体性思维的主体性的空的立场,意味着既要否定由nous和ratio所代表的人类的理性能力,也要否定由nous和ratio所获得的观念实体。显然,这裏并没有把它们视为肯定性原则的意味。再者,由龙树的真空观二切人工施设於焉荡除,“万物如其本然存在”於焉证得)所代表的大乘佛教,可...

    阿部正雄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90963907.html
  • 宗教的长期性

    宗教的长期性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其存在有复杂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恩格斯说:“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本身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影响。  宗教存在的根源在于现实社会,而现实社会的矛盾斗争和不平衡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宗教根源存在的长期性。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存在的根源消除,宗教的消亡也是必然的,但是人类社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1867955.html
  • 无自性及其他

    一了百了,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有人说,死后好人上天堂,恶人下地狱。   有人说,死后以另一种状态继续存在。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所有人还是怕死。   罗素比较特殊,小时候不怕,甚至觉得活得太长了...   二、人们最怕的,是死了以后真的一了百了,活着的时候苦心经营的财产和身心,在死亡面前变得毫无意义。那活着又有什么意思!自我意识一旦产生,就拼命维护自己的存在。不管多拼命,总拼不过天寿去。   须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1141595.html
  • 海德格尔哲学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批判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年),被西方思想家公认为是由现代跨向后现代的桥梁。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名词或概念,总是给人以虚玄空灵之感,但海氏的存在论哲学却实在是根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的,充满了现实的人文关怀精神。他在其存在论哲学经典名著《形而上学导论》中开宗明义:哲学,“这种无用的东西,却恰恰拥有真正的威力。这种不承认在日常生活中有直接反响的东西,却能与民族历史的本真历程发生内在的共振...

    万兰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3440835.html
  •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十二)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十二)   1.1.4.5.1.1.2 人死永灭论与外因决定论   人死永灭论者的基本矛盾观是什么?在人死永灭论中,不存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前面我通过总结得出人的自身至少具有八种基本矛盾,任何一种矛盾存在都将意味着精神的存在。但是在人死永灭论者中,其基本观点是随着生命结束,这八种基本矛盾会因死亡的来临,自然、没有原由的消解殆尽。  我们知道,在绝大数情况下,人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1049908.html
  • 思与禅的一种诠释与对话:海德格尔和禅宗对人的追问之比较研究

    可能性,在于否定了这一问题本身。人本来就不成问题,人本来就这样或那样地如其本然地存在着。用禅宗的语言来说,海德格尔所做的是要还人一个本来面目。禅宗没有提出一个“人是谁”的问题来与“人是什么”的问题相对,...”是一个具有两义性的概念,既可以指某种作为实体的存在者的存在即实体性,又可以指这个存在者本身即实体。柏拉图的“理念”已具有了这种实体的性质,笛卡尔将实体理解为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

    王为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3340833.html
  • 霍韬晦《有与空》

    成为僧肇所说的‘色败空’或‘色灭空’了。很明显这些讲法都不是空的真义,所以这些问题很值得研究。  其实,‘空’和‘有’一样,都是讨论存在的概念。在西方,这属于存有论(ontology)的问题,佛教虽亦与之相类似,但基本态度不同。西方人对存有的讨论,目的在寻求存有的本质与形式,以形成一对存在的普遍的了解,是纯知识性的。佛教则不然,佛教对存在的探讨,不纯在求取存有之理,而在确定‘真实’,由此而成就其...

    霍韬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649689.html